首页 > 济宁频道 > 法律 > 正文

做好诉源治理工作,济宁高新区人民法院在中央依法治国办调研会上发言

2021-09-13 07:4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3日讯  日前,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一军一行到山东省济宁市调研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济宁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卞玉杰就该院在做好诉源治理工作、加强多元解纠机制建设方面做了汇报发言。

  

  据介绍,去年以来,济宁高新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委、政法委、上级法院关于开展多元解纷、加强平安建设的部署要求,努力打造诉讼与非诉讼衔接“1+5”模式,积极做好诉前调解、诉源治理工作。2020年,全院收案数下降17.01%,降幅居全省第1位,诉讼与非诉讼衔接“1+5”模式被评为山东省法院司法改革十大典型案例第3名。2021年1-8月份,全院收案数持续下降10.04%,全面完成年初预定的收案数下降10%的任务目标,排名全市第1位,全省第17位,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争取试点,联合搭建诉源治理平台。该院积极争取省高院、省司法厅联合发文,将高新区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单位。与济宁市诚信公证处紧密合作,打造诉讼与非诉讼“1+5”模式运行平台,院内速裁团队全部进驻诉讼服务中心指导见证调解。建立激励机制,实行阶梯式计件工资,对调解成功当事人和解当场履行或者撤诉、调解成功由公证人员出具公证债权文书等案件,分别给予奖励性报酬,充分调动调解工作积极性,同时将法官参与诉前调解案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提高考核分值。

  全面覆盖,切实织密多元解纷网络。实行法官联系“和为贵”调解室指导调解制度,全院25名法官分别对接辖区128家“和为贵”调解室,建立“平台导入→基层调解→当场履行或公证确认”诉前纠纷化解机制。提请管委会出台文件,将诉源治理工作、无讼村庄(社区)建设、万人成讼率纳入管委会对各街道、部门的年度考核,将诉源治理由法院的“单打独斗”变为“社会治理系统工程”。积极对接道交、保险、物流等行业调解组织,设立专门调解工作室,引导当事人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诉前调解交通肇事案件。推动建立企业和园区调解网络,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组织法官走访、回访企业,指导企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

  主动研判,坚持源头化解类案纠纷。精准开展调研减案件,定期通过大数据分析调研收案情况,撰写的《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调研报告》,被市委政法委编发在全市推广。加强判例指导减案件,通过加强个案调解,为类案化解树立标杆,达到“调解一件,化解一批”的效果,减少类案发生。及时提出建议减案件,就部分案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书,指导从源头上化解纠纷。

  通过不断加强诉前调、诉中调和执前调,今年以来,高新区人民法院共办理不再进入诉讼和执行程序案件1472件,其中减少诉讼案件781件,减少执行程序案件691件。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挖掘诉讼与非诉讼“1+5”模式制度潜力,加强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深化诉源治理工作效果,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通讯员 高恒)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