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济宁|杏树飘香,我与孔博有个约会
初闻济宁曲阜,是孔子故乡。再见济宁曲阜,是我青春回忆的地方。
美丽的孔子圣地济宁曲阜,千百年来,经过风雨洗礼,岁月沉淀,铸就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人们都说,了解一座城市,要从博物馆开始。大一这年,我来到了孔子博物馆,这座位于孔子大道与大成路交汇处的展馆,无声地传递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信步而上,未见其馆,先闻杏香。夏风炙热吹,麦黄杏子香。博物馆前种的杏树,挂满枝头金灿灿的杏子,让人忍不住流下口水,夏日里,有种自然的美好。
漫步走过弥漫着青草香气的石门路面,便来到了孔博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柱形,近50米高的藏书阁造型,上面摆放着包括《论语》《春秋》等古代经典文化著作,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让人心旷神怡。序厅之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视频短片在悠扬的古乐声中,逐渐浮现出先师孔子的巨大画面,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从来没有在传播儒学的道路上停留;百余个各朝代人物头像画面不断汇集,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话语。
乘电梯而上进入展厅之内,孔子讲学等各种雕塑与玻璃橱窗内的珍贵文物交错而设。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兴盛的战国皇马玉,别看它小小一件却也是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巅峰之作。清代的奉天诰命盒,是存放供奉圣旨的专用宝盒,为清代制作,精致至极品。一盏一瓷一世界,一鼎一钟一传承,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他们的故事。我仿佛置身丝绸古道,近古夏商周直至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时光,在我眼前无声流淌。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当繁华随着时光淡出历史舞台,只剩下一些旧物旧事,供后人追思。
唏嘘间,我不觉迈入孔子与世界文明展厅,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高度近四米,由汉语,英语,汉语,日语四种不同语言文字所组成的钢制球形雕塑,他镂空绚丽的外形,配合着论语独有的内涵,吸引着不少年轻人打卡。球体中的文字汇入到上方“银河”,点点星光,耀眼闪烁,标志着儒家思想更国际化,这也是孔子“大同理想”的艺术表现。我分明看见了孔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东奔西跑,我分明听见了春秋末期的学子们在朗诵《论语》。时隔千年,再度回首,我们还能否想起儒家思想传播的艰辛?还能否忆起周游列国的孔子对于“大同”世界的向往。
走出博物馆,无论是唐宋元明清的大度轻灵,亦或是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无不让我为中华文明而骄傲。在这里,我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透过一件件展品, 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我感受到东方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后来,每当我路过杏树旁,耀眼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那树枝头上一颗颗黄澄澄的杏子,微风吹过,杏香扑鼻,思绪的时光在向后倒退,仿佛那一瞬间我又回到了那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新时期时代的石斧,乾隆年间的炉,还有那“大同”世界的理想,记忆一帧一帧放映,好像黑白电影,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作者 邓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