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残联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3-11-30 15:07:1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30日讯 (记者  周正杰) 11月30日,济宁市残联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将解决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面实施。2023年全市已实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4715人,辅助器具适配救助1376人,肢体矫治手术救助190人,脑瘫儿童脑科手术救助110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救助25人,制定了《济宁市市级规范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认定暂行办法》,创建了24家市级规范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争取上级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肢残儿童矫治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脑瘫儿童脑科手术、唇腭裂致残儿童修复矫正手术、“阳光伴我行”集善明门儿童轮椅、“集善赋能·点亮星光”孤独症公益项目、“爱眼光明行”救助等项目折合资金近1500万元。



  救助申请“零限制”,贴心服务“零距离”。今年年初,市残联等6部门制定了《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了责任落实,优化了服务流程,取消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和未满7周岁的救助对象持有《残疾人证》的限制,将持居住证残疾儿童纳入康复救助范围,对0-7岁未办理残疾人证的救助对象、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救助和肢体矫治手术等费用高的省级救助专项,各级残联加大政策宣传,由“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组织开展“入户探视”“政策找人”“上门服务”,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零限制”,救助服务“零距离”。

  制度保障“均等化”,精准康复“个性化”。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以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为导向,逐步扩展康复服务项目。今年6月,济宁市残联、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办法,对残疾儿童辅助器具作出了优先保障要求,辅具适配由原来的9个种类增加至50个种类,弥补了辅具适配制度保障的“短板”,满足了残疾儿童辅助器具个性化需求。各级医保部门将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种管理,将肢体矫治手术纳入居民医保报销,由个人和家庭承担部分,给予实行1.5万至7万元的救助,实现了救助资金、医保基金等政策叠加,大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更加“均等化”“个性化”。

  创新模式“破难题”,脑瘫儿童“圆梦想”。为使更多的脑瘫儿童得到手术治疗,市残联与山东省财金健康集团达成“政府+资助”协议,每例手术由市级财政补助5万元、山东省财金健康集团资助5万元并全额资助10例手术的救助方案。市政府连续将此项康复救助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市残联强化督导调度,周密组织筛查,优化审核和诊断程序,会同诺莱国际医学合理安排手术批次,今年已为110名脑瘫、脑发育不良等残疾儿童实施了脑科手术救助,为脑瘫儿童和家长带来“新的希望”。

  强化监管“促规范”,服务能力“新提升”。市残联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济宁市市级规范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认定暂行办法》,通过督导、培训等形式,指导康复机构围绕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人员配置、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10个方面提升,举办了第三期儿童康复师技能大赛,济宁市儿童康复治疗师团队在全国第四届儿童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康复专业化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运营规范提升。“如康家园”是山东省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品牌,聚焦16周岁以上困难且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志愿服务、交流互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整合多方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

  今年全市已新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25处,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市累计建有“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95处,服务残疾人3675名。其中,机构内接受日间照料服务残疾人3039名、接受辅助性就业服务残疾人2330名、接受康复服务残疾人2845名,机构建设总量、三项服务残疾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创新推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与体彩结合试点,在全省率先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体彩店,在推进机构市场运营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经验做法在财政部主管期刊《国家彩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期刊《中国体彩》刊登。制定《济宁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办法(试行)》,明确评定标准和组织流程,细化9大项37小项评定细则,有效提升了全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规范服务水平。通过明察暗访、电话抽访、集中排查等方式,推动各级加强对机构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残疾人托养服务全面开展。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全市为2618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其中,日间照料服务1309名、寄宿托养382名、居家托养927名,完成年度托养任务。联合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制定《济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细则》,明确居家托养、日间照料、寄宿托养以及“邻里互助”等其他社会化服务方式财政补助标准,并对各类型的托养服务时间进行细化,对规范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兖州、微山、金乡等9个县市区推进居家托养服务试点,实施“433”居家托养体系,即聚力“四个精准”,完善“三项机制”,推动“三大提升”,有效解决了部分重度残疾人家庭照护困难问题,经验做法被中国残联官网刊登推广。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精准实施。近年来,济宁市将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一项直接惠及残疾人、显著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2023年,济宁市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制定了年度内完成2200户的任务目标。市残联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对任务目标、实施对象、经费标准、改造内容等相关工作要求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在市残联召开的各类工作会议、项目培训等工作中,均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布置,认真开展月度调度督促。各县市区也都积极行动、完善方案,一户一策进行施工改造、配发设备、完善系统数据等。截止7月底,全市残联系统共摸排残疾人家庭5331户,其中重度残疾人4403户,困难重度残疾人2286户,在准确了解每个残疾人家庭的真实需求并征求残疾人家庭意见后,各县市区残联组织研究“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全市改造完成数量2379户,其中,建档立卡160户。

  另外,发布人还就有关近三年济宁市在推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今年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与往年相比,有没有新增项目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