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审批制度为济宁兖州区高压线下施工撑起 “安全伞”

2025-01-21 17:29:1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21日讯 1月16日,在济宁市兖州区220千伏安都线下,济微高速北延工程(JWSG-4标段)施工现场,桥梁板架设工序大型施工机械往来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济微高速北延工程是国家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也是“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综合运输通道中“京沪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济宁段北起兖州小孟镇,南至济宁新机场互通立交,长10.67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120km/h,该项目需要在多条高压线下方进行作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得益于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审批制度的有效落实,施工得以安全有序地推进。

微信图片_20250120175208

  施工前,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山东高速济微公路有限公司及施工单位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编制详细的近电施工电力设施保护专项方案、行政许可申请表、授权委托书等申请材料,经过评审会充分论证和评估,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最后经兖州区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同时,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安全责任。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电力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审批前通过这一报备审批流程,实现安全防控“关口前移”,多方就施工方案的具体细节反复研讨、逐一敲定,从施工步骤的先后顺序到机械操作的规范标准,从安全距离的精确把控到应急措施的完善制定,全方位达成了近电施工安全共识。

微信图片_20250120175155

  在施工过程中,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通过建立专门的微信沟通群,实时掌握每日施工计划以及施工机械的应用情况,并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盯防监督,同时利用可视化监控设备实时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违规操作,立即要求整改。特别加强对线下临时性起吊和夜间偷干行为的防范,以“零容忍”的态度杜绝此类违规行为,对施工方行为进行了有力约束。

微信图片_20250120175214

  自202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作业管理的通知》颁布实行以来,在济曲快速路、济邹高速、时代绿能220千伏电缆隧道等大型项目在架空线路线下施工中落地执行,复杂工序、近电高危施工现场的管控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电力主管部门、供电公司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安全管理措施得以精准落实,形成管控合力,高压线下重大项目施工的外破概率较以往显著降低,同时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了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施工单位们也纷纷表示,虽然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时间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通讯员 宋大为 )

  

责任编辑:徐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