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弦歌不辍 | 评论“当一天孔子学生”的现实意义
11月29日至30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济宁市曲阜举办,此项活动是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网信委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文物古迹司、考古司、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宁市委网信委,人民网主办,活动旨在聚焦“两个结合”,深化文化“两创”,以艺术化叙事、互动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可视化传播的形式,深入挖掘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时代标识,讲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故事”,全面推介中国文化“两创”成果,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本次“当一天孔子学生”活动内容丰富。策划实施了“当一天孔子的学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联、市贸易促进中心等部门单位,策划开展“跟着孔子学礼仪”“跟着孔子去周游”“跟着孔子讲政德”“跟着孔子见廉洁”“跟着孔子学治理”“跟着孔子驭经营”“跟着孔子赏音乐”等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各级媒体、网络达人开展了线下采风,沉浸式体验儒家文化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典型做法和成就亮点。
积极参与话题互动。按照中央网信办、省委网信办统一安排部署,省市县三级媒体在热门平台发稿时要积极参与活动相关话题互动。济宁市委网信办积极协调济宁市新媒体协会大V发声配合、各县市区要积极组织网红大V参与话题互动。要用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式、情感式、交互式话语体系,用活短视频、动漫动画、Vlog等新媒体形式,积极抢登微博、抖音、头条等热门平台热搜热榜关键位置,让正能量赢得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适时推出了#济宁文物怎么看都有面##济宁文物大赏进行时##到济宁当一天孔子的学生##在济宁看见何以中国##孔子思想的 N 种打开方式##我是孔子第3000+名学生##跟着孔子学礼仪##孔子克己复礼的历史意义#等话题。
“当一天孔子学生”活动聚焦“两个结合”,深化了文化“两创”,以艺术化叙事、互动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可视化传播的形式,深入挖掘了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时代标识,讲好文化自信自强“济宁故事”,全面推介了济宁文化“两创”成果,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当一天孔子学生”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过创意新颖的策划活动,将历史的孔子走近现实,让孔子的故事,孔子的事迹,以及孔子的名言走入人心,令人有一种全新的体悟,让人沉浸式地感受到孔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孔子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其对当下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影响力;二是有益于让各个年龄段、各个职业、各个层面的受众了解多元化的孔子形象,深入了解孔子的精神世界;三是,开展此项活动对于增进民众“尊师重教”意义重大,让尊师的观念深入人心,让重教的情怀化为实际的文明礼仪;四是通过全景式、立体化、场景化,以及科技化等融合性宣传,积极打造“孔子品牌”让孔子更深广地走向世界!笔者但愿“当一天孔子学生”的现实意义,随着时光融入民众的血脉,助力提升全民综合文明素质!(文/徐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