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做足三篇水文章 焕发水利新活力

2024-03-24 07:39:45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泗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抓好“水覆盖”“水屏障”“水修复”,高效利用水资源,综合治理水环境,系统修复水生态,全力开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快建设水利设施 织密“水覆盖”

  一是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泗河综合治理、临泗橡胶坝、黄阴集大闸除险加固、尹城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70余项,总投资近30亿元。2023年,紧抓实施现代水网重大机遇,以优化水网布局和水资源均衡配置为抓手,实施了岳陵拦河闸、华村水库增容、泗河治理、卸甲河(泗水段)治理,以及泗张、丑村、柘沟拦河闸除险加固等21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6.67亿元。二是防范管控水利安全风险。以岳陵拦河闸工程和西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省级试点为契机,将“六项机制”建设与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保障“六项机制”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全省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现场观摩培训在泗水县举行。泗河泗水大闸国家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顺利通过水利部评价验收。三是发挥水利工程除害兴利作用。认真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及时做好县级重点河道防御洪水方案和超标准洪水预案修编及大中型库闸坝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做好全县小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指标修编、防汛安全培训计划制定及防汛三个责任人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及时对雨量站进行检修,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雨量、水位在线监控;综合运用应急广播等平台及时推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防御知识。

  全域夯实河湖监管 筑牢“水屏障”

  一是织密河湖管护网络。明确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共381名,配备河湖管护和保洁人员126人,对辖区内水域、陆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县河长制办公室定期督导河长巡河履职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构建起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完善执法监管体系。成立由县河长办和公安、环保、综合行政执法等组成的专班,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对非法侵占河湖、非法取土、非法取水、违法涉河建设、破坏水利工程等行为进行督查督办,构建起河湖长统筹落实、河湖检察长监督指导、河湖警长执法监管的有效体系。三是推行流域化管护模式。在全县布局7个区域化库区(闸区、坝区)服务站,进行河湖确权划界,把小型水库按照分布及流域纳入相应服务站管理,制定《泗水县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制度》《泗水县小型水库考核办法》等制度,明确管理标准,实现“以大带小、以强补弱,大小融合、管养分离”。泗水县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区,贺庄水库、龙湾套水库、王坟水库为试点水库。四是创新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研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构建集巡查养护、操作调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云上运管”系统,配备边界防范智能预警平台,在全县水库安装“电子围栏”,监测发现闯入水域管护范围内的人员,便于管护人员及时干预或救援,开启“数字河湖”新模式。信息化监管模式织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线经验获教育部、省委办公厅刊发推广,全国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交流研讨现场会来泗水县现场观摩。

  综合推进生态保护 做好“水修复”

  一是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通过清除内源、控制外源、生态净化、自然修复等生态措施,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实施尼山片区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争取资金7387万元,治理河道53.7公里。星村河入选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名单,音义河段被认定为2023年度省级水利绿化样板单位。二是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开展“山水林田路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荒山绿化、坡耕地治理等项目落地。紧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补偿费缴纳、自主验收、事中事后监管等关键环节,实现水保监管“项目全覆盖、过程全天候、信息全流通、管理全方位”。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卸甲河龙湾湖片区生态清洁小流域、中册镇入选2023年度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名单。三是探索农村污水治理路径。针对山区丘陵地形特点,试点推行生态净化槽治理模式,具有施工效率高、建设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等优势,走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经验做法获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推广。四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建设项目批准程序,加强水资源日常管理,开展非法自备井综合整治活动。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河道拦蓄扩容促渗及水源置换工程建设,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建设杨柳灌区节水灌溉项目,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

责任编辑:徐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