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镜头颂辉煌,光影绘华章”大运河济宁段摄影活动启动
鲁网6月21日讯(记者 徐景春 李莫然)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为了展现十年来大运河,尤其是大运河济宁段的业绩成果,6月20日,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镜头颂辉煌,光影绘华章”大运河济宁段摄影活动启动,本次活动由济宁市委网信办主办,鲁网、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济宁市青年摄影家协会、济宁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济宁市新媒体协会承办。
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书记、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二级巡视员、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孙爱民,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空军驻济宁办事处原主任许兴鲁,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李茁,山东广播电视台济宁记者站站长亓顺锋,济宁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学刚,以及摄影家等50余人组成的采风团,走进济宁港航梁山港、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旨在用镜头记录下大运河沿岸的美丽蝶变,在精心创作中,体验济宁航港梁山港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近距离地拍摄智慧化,数字化、高效化的作业场景;展现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古迹,宣传推介古人的治水智慧,以及济宁市所积淀的丰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尤其是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新业绩、新成果。
1、走进济宁港航梁山港,用镜头记录现代港口的风采
当日上午,摄影采风团走进济宁港航梁山港,在深入了解港口情况的同时,走进港口码头、自动化装煤生产线、储煤大棚、数字化操控中心,在吊塔林立,传输带运转,以及航船来往的场景中,寻找创业灵感和亮点,记录动人的瞬间,让瞬间定格永恒。
据工作人员介绍,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隶属于济宁市国有大型企业济宁能源发展集团。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21年4月通航。注册资本金15亿元,其中济宁能源港航集团持股72.25%,陕煤化陕西铁路物流集团持有15%,梁山县政府持股 12.75%。
梁山港一期建设有亚洲最大跨度的单体式钢结构储煤棚,共修建“三重三轻一机走”铁路线路,还有五股道集装箱专用线,共计12条铁路干线,通达十几个城市和地区,与2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当前已建设11个两千吨级的泊位,包括8个两千吨级散货泊位和3个集装箱多功能泊位,吞吐能力可达1500-2000万吨。配备全国首台接卸C96的双翻卸车机,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斗轮堆取料机、球体机、无人值守磅房、LNG车辆船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内河港口第一家智慧中心,实现了大宗商品交易由线下变为“云端”。
2023年,梁山港营业收入实现63.87亿元,利税1.2亿元。全年累计集疏港量202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2万标箱,同比增加861%,梁山港物流园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蝉联集团百亿级物流园区,各项指标位列港航企业首位。运营以来,梁山港累计实现大宗货物集疏港量8400万吨,带动千余人就业,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
“我们要展现梁山港的发展优势,不仅仅是聚焦内河港口的区位优势,还要聚焦港口经营项目众多,涉及到物流的方方面面,而且还要聚焦港口定位以及近年来的发展业绩!” 孙爱民对采风团的摄影家们说;“其实,我来梁山港多次了,但是每来一次都感觉非常新鲜,有一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冲劲撞击着我的心灵!同时,也在心中升起了一种使命感,一定要有镜头记录下这振奋人心的辉煌成果!”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想感慨地对记者说。
适值炎夏时节,汗湿衣衫,但是摄影家们的创作劲头不减,似乎忘记了时间,穿梭在规模宏大的厂区,记录下激动人心的生产场景,记录下千年运河的沧桑巨变,以及运河济宁段在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卓尔不凡!
2、走进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透过镜头见证中国水利奇迹
当日下午,摄影采风团走进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在用镜头展现水利文物保护成果的同时,还通过镜头定格古人治水智慧和历史成果。尤其是在创作中,传达摄影家人的心声:为了更好地回望申遗历程,领略运河文化的灿烂辉煌,更好地感受保护运河遗产、传承运河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深入探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时代命题,彰显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据工作人员介绍,南旺分水枢纽是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修建的工程。首先在汶上筑戴村坝截汶水;然后开挖小汶河,使汶水至南旺分水口;接下来导泉补源,即收集疏导汶上县东北各山泉汇入泉河至分水;最后在小汶河入运的“T”字型水口修石头护坡,建分水拔刺(鱼嘴),使其南北分水。 南旺分水枢纽疏浚三湖作水枢,建闸坝,调节水量,保证漕运畅通,堪与都江堰相媲美。 南旺分水工程,坝址选定合理,因戴村是遏汶河济运较为理想的制高点,符合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至南旺水脊分水,疏浚三湖。白英抓住了“引、蓄、分、排”四个环节,实现了蓄泄得宜,运用方便。该工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中国京杭大运河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摄影家们在创作时,不仅仅关注南旺分水枢纽的水利作用,而且力求通过镜头展现分水作用背后的智慧。“明朝民间治水专家白英确实了不起,我就想通过镜头还原南旺分水枢纽,更好地让人们了解这位古代水利专家非凡的创法啊!” 济宁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学刚对记者说;“济宁南旺分水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为千里运河南北分水之咽喉。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建成后,使京杭大运河畅通五百余年,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身为济宁人,真的为这个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倍感荣耀和自豪!一直想用镜头记录下中国水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我此次参加采风活动的初衷!” 许兴鲁对记者说。
李茁在总结摄影采风团一天活动时表示:“经过一天的大运河摄影采风之旅,活动是紧张的,也是紧凑和精彩的,让我们摄影家们有了创作的载体,收获颇丰。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水韵济宁’的古今渊源、闪光亮点,记录下了运河蝶变的美丽画面,记录下了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记录下了济宁现代港航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骄人业绩!此次‘镜头颂辉煌,光影绘华章’大运河济宁段摄影活动到达了预期目的,高效、顺畅、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