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近年来,鱼台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从粮食产能、种粮技术、粮食效益等方面入手,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让老百姓“饭碗”端牢端稳。鱼台县整建制全年粮食达到“吨粮”水平,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鱼台县坚持兜牢粮食安全底线,从推进种业提升、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农机装备提升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经营、培育专业化农民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收,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的四梁八柱。2023年,全县全年粮食总面积75.7万亩,总产38.58万吨,平均单产509.72公斤/亩,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突出“三大强化”守住粮食生产底
强化资金投入。连年出台《鱼台县绿色稻米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对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优质水稻种业研发平台创建等环节予以大力扶持。切实加强和规范政策性粮食补贴资金管理,2023年发放耕地地力财政资金补贴4756.37万元,一次性种粮补贴436万元,补贴小麦面积39.63万亩,有力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投入资金1950.9万元,补贴61万亩次。投入资金290万元,开展小麦、水稻统防统治面积21.35万亩,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强化耕地保护。组织镇街进一步梳理整理耕地图斑,形成台账,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复垦整理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各镇街党委政府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从源头上防止耕地数量减少。2020年变更调查数据耕地为56.4436万亩,2023变更调查数据耕地为56.8627万亩,三年净增加耕地4191亩。
强化技术支持。制定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在小麦上重点推广宽幅播种、播后镇压、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在水稻上重点推广机械插秧、精简化栽培、肥水精准调控、科学防控病虫害等技术,着力单产提升。全县共计有150个土壤肥料定点监测点,根据监测数据发布施肥配方。开展“吨半粮”生产试验,编制《鱼台县2023年度“吨半粮”生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结合方式,通过一系列先进生产技术模式,争创玉米单产850公斤、小麦单产650公斤以上,2024年小麦收获后,力争建成第一个“吨半粮”生产示范基地。
实施“三大工程”推动粮食优质安全
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依托山东登海润农种业联合科研院所成立黄淮优质粳稻研究院,引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绿色优质稻米示范区,自主选育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9个,合作育种4个,特色香米、糯米、软香米、黑米品种4个。全年供应小麦良种260万斤,全县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
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坚持建管并重,结合日常管护,抓实“查改”和“管护”,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水平。2022年,全县56万亩耕地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4万亩改造提升任务正稳步推进。2024年,5万亩国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资金1.1亿元已下达,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年底完工。
推进农机装备提升工程。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土地深松等先进、高效、环保的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发展推广复式多功能的农业机械,进一步优化农业装备结构,推进机械化节粮减损。目前,举办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机收减损技术人员80名、农民320余人;开展玉米、小麦、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大比武1次,机收减损作业演示观摩会3次;组织开展玉米、水稻机收损失检测2次,平均机收损失率为0.8%,远低于国家2%的作业质量标准。
聚焦“三大培育”促进粮食高产高效
培育“社会化”服务龙头。制定出台《全面推广农业生产全流程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整合全县10个为农服务中心、2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服务组织+村集体+小农户”等模式,为小农户开展多样化、系列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023年粮食生产托管服务60万亩次以上、服务农户3.5万余户,农户亩均增收100—300元。
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争取53万元市级资金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给予业务指导、政策咨询、财务会计辅导和服务。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040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26个、市级示范社31个、县级示范社5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9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5家。
培育“专业化”新型农民。尊重农民的学习规律,结合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日常话语习惯,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培训的效能。建立培训基地5个,围绕粮油单产提升、绿色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农机手三个领域举办了3期专业培训班,采取“互动式”和“情景模拟式”的教学方式,重点培训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知识,提高学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训高素质农民298人,主推技术入户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