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经开区强化“三个聚焦”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2024-07-12 17:34:05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济宁经开区把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总牵引,持续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不断强化“三个聚焦”,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拓展服务场景、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力建设服务型机关,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聚焦渠道建设,强化阵地支撑

  一是优化窗口设置。打破传统窗口模式,创新“三区一窗”设置,实行“专潮通”三区三个模式,提供“分时办、断点办”等更多更优办事选择;融入百佳党建示范基地建设,调整开放型点阵分布,“密切联系群众、理论结合实际、主动接受监督”,创新你说我办“申审融合”共办模式,推动“三大作风”落地生根,打造升级版经开特色会客厅。

  二是强化适岗培训。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比武”一窗攀登行动,遴选一区一站“经心服务家”。全员竞聘主办、副办和助理岗人员,优化绩效考核,以岗定薪、分类(咨询、办件)计件、评价提质、以奖促效,着力提升窗口人员团队贡献度。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推进“鲁通码”应用和迭代升级,实行好差评“三码合一”,依托“7×24小时”网上办事区,发挥“掌上办、网上办”数据支撑,优化集成表单和图文视频版服务指南,辅助企业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办事无忧”。扎实推进数字大厅建设,加强软硬件建设,着力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推动证明材料实现“从无到有”到“从有到无”的转变,推动更多事项“机读、智办、无人干预”免证办理。

  聚焦模式创新,拓展服务场景

  一是创新一事惠企场景。聚焦经开区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现代商贸物流业新兴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宜居宜业样板区”目标定位,发挥政务服务职能作用,深入探索“园区综合服务体一件事”“物流场站一件事”“观光农业一件事”“空房群租一件事”,提高改革成效,将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群众,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二是创新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根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清单,合理确定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的范围和条件。加强政务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应用力度,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实行企业全生命周期“双告知”,实施信用分级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把承诺践诺情况作为后续信用审批的重要考量和依据。

  三是创新打造厚道营商品牌。进一步做实做优做细“经心服务”党建品牌和营商环境品牌,助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生态,齐心协力厚植宜商热土。聚力打造“经诚办”园区流动工作站,常态化开展“经常宜企”活动,创新行业分类审批和全周期“双告知”,持续推进“三零举措”,打造长腿的新型政务服务综合体。创新大厅“宜企帮”共办服务,审批人员走出窗口,与群众坐在一起,实现口述式申请、阅读式确认和人机交互AI智能审批,让群众“一凳不动即拿证”。    

  聚焦扩面增效,优化办事体验

  一是扩面推出“分布式光伏高效审批一件事”。针对经开区是新兴工业区,厂房多、体量大,高度契合发展光伏新能源的地利优势,成立“光伏一件事”企业服务工作队,设立分布式光伏高效审批受理专窗,不定期研判推进“光伏一件事”实施,通过一窗受理,线上分发材料,部门实时共享信息,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实现分布式光伏审批最多跑一次、申请“零材料”。

  二是提质优化企业证照“三联办”。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梳理涉企高频许可事项,动态调整事项清单。打造企业证照“三联办”专项服务窗口,依托全程电子化平台,将涉企经营许可办理与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合并申请,线下并联办理,线上“一站”办结,各环节数据共享、联合审批。强化线上线下联动,通过部门并联审批、联合评审、联合验收等方式,实现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

  三是增效探索畅通“跨域通办”新路径。紧盯企业和群众需求,梳理新增“跨域通办”事项,优化“跨域通办”窗口,加强“通办”专窗人员业务能力,完善以“跨域通办专窗”为基础、“跨域通办平台”专线为连通的远程沟通模式。不断拓展“跨域通办”外延范围,推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通过协同优化合作打破地域壁垒,打通异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快速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徐景春
新闻关键词:企业服务推动强化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