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品牌建设】聚焦优质护理再提升,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用小举措温暖患者心
鲁网5月31日讯 重症监护室(ICU)是收治危重患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长期以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坚持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与精细化护理相结合,着眼于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去发现、思考、解决,让弥漫着紧张气息的病区里充满着人间的温暖。对于不能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如呼吸机治疗且神志清的患者、气管切开且神志清的患者等,ICU护理人员通过目光、空间距离和辅助语言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解答病情相关问题,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患者用指点沟通卡或纸笔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增强了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由于在ICU病房中接受治疗的病人大多为重症患者,身体带有很多“生命的管道”,例如气管插管、胃管、鼻肠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胸管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作为临床护士,则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尽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确保患者各种“生命的管道”的安全性,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采取了药物镇静、肢体约束等措施,并增加了“防拔管神器”——握力球。高弹力海绵握力球设计不仅舒适柔软,还利于上肢功能锻炼及手指固定防止拔管,降低了各路管道的拔管概率。
责任编辑:徐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