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济宁9月5日讯 春风暖暖,油菜花开,不经意间,你总能看到一位衣不得体、六十多岁的老人,用一辆破旧的地排车,拉着九十多岁的母亲,行进在田野中·····他不停地为瞎眼的母亲说着路边的庄稼:那是二亮家的大蒜,长势良好;那是三狗家的小麦,又高又绿。母亲干枯的手上不知啥时候多了几束野花,时不时放在鼻子前闻一下,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一进村,假如听村里人闲谈,说起他们一家,哀叹苦命人。但谈起老大王继运、老二王热闹,又无不为其兄弟俩的孝道而感动。67岁老大王继运,天性纯朴、厚道,稍微有点傻,但伺候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再难,就是自己不吃,也没忘给母亲买‘鸡蛋’,母亲一有病或身体欠佳,就跑着拉起地排车去医院。母亲虽瘫痪多年,到目前精神仍很好,赶上好天气,从没忘记用地排车拉着母亲去田间地头欣赏“田间风光”。因为医生告诉他,经常带着老人出去溜溜,接接地气,一天吃一个鸡蛋增加营养,母亲就会好起来,他深信不疑。对于一个年已60多岁的老人,这句话却让他刻骨铭心。乡亲们感慨地说,如不是两个孝顺儿子,老太太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这次进村,笔者见到从卫生室出来的王继运,手里拿着药,嘴里小声咕哝着:“管不管用,这个行吗?”笔者一路尾随,跟着他来到家里,房子是政府扶持盖的三间安居房,庭院里收拾的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一辆修车补胎的三轮车停在院子里,弟弟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看到母亲回来,他双手不停地向笔者比划,原来母亲由于看不见,碰倒了暖水瓶烫了脚,兄弟俩为此感到自责。弟弟王热闹虽是聋哑人,却具有较强的动手和构思能力,现在母亲坐在由他自制的轮椅上,稀稀的白发,刀刻一般的皱纹,虽然已是双目失明,神态却很安详。王热闹拉着母亲的手蹲在母亲前面,无限的依赖,那种关心之情犹如山间小溪清澈见底,又如浩瀚大海宽大无边。看到哥哥拿药,王热闹小心撩起了母亲的裤脚,专注看着母亲肿胀起泡的脚背,皱起了眉。王继运拿起药膏,嘴里咕哝着,仍不停地埋怨自己,但手中熟练地为母亲抹好了药。随后,又端起桌子上的水 ,喂给她,轻轻问了一声“娘,还疼吗?”母亲脸微微含笑,轻轻地抚了抚他拿水的手臂说:“好多了!”笔者感慨,不管他的智商高低,不管他是否糊涂,还是爱的语言无法表露,他们却从没忘过,那就是他们的——母亲。
以后的日子,只要是好天气,村里的群众依然看到或在田间地头,或在村里的大街上,一位衣不得体的老人,时而拉着,时而推着一辆破旧的地排车,上面坐着他的母亲,边走边和母亲说着话,母亲脸上时不时露出微笑,春风中洋溢着温暖、感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管他的智商高低,不管他是否糊涂,还是爱的语言无法表露,他却从没忘过,那就是——母亲。王继运就是这样,常怀一颗孝顺之心,赢得大家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