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宁频道 > 文化 > 正文

何书参同 道简悟真

2020-10-30 16:1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30日讯 我称何慧敏的著作为“何书”,只因检索古文字时我必查《楚简书法文字编》。

  《淮南子·本经》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有仓颉造字,先民遂能解读宇宙自然,泱泱华夏文明始传。然部分文字在传承中,因历史变迁退出流通,一段文明被泯然尘封。历时八百年的楚文明灿烂辉煌,楚简文字联系着今人无法全部感知的神秘空间。《楚简书法文字编》不啻重启文化遗存、破译文化密码的钥匙。何慧敏何来神通之力?其慧敏双全,述作同辔,或冥搜苦想、或博引广证,凭胆识和毅力加持,恒久不懈,先后成文字编和集字诸帖,著上乘佳作,开方便法门。

  归集甄别、传摹写真,是谓重启灵应,集字成文、楚简入印,是谓技近乎道。何慧敏编撰的过程同步完成了读帖临帖到创作的过程,也冲破了述而不作的残咒禁锢。

  唐韦续云:“所以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代结绳之政也。”竹帛文字是书写的主要途径,刻符铸鼎、勒石磨玉所现文字皆书写之再加工,所以传世竹帛文字是古人书写的真实状态,楚简书法亦是书法艺术的重要源头。

  何慧敏生于古楚沔阳,沔水汉水古来俗称沧浪水,濯缨濯足常辩清浊,风云际会时鸣沧溟。楚人于楚简亦或是基因的凸显,亦或是使命的召唤。无法确定,或何慧敏致力于楚简,或楚简降大任于何慧敏。元吾丘衍云:“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明徐官抄而续之,叹曰:“噫!人心不古,可以观世变矣。”然前贤难以备述今事,从“竹梃点漆”到笔墨书简,有无笔墨为一变,书写竹帛到行笔纸张,使转挥运又一变,工具载体突变,书写岂能不变,今有几人悟其要旨?

  何慧敏参透楚简书法之奥义,故“何书”之意象,淘析诡异奇肆得天真浪漫,撷取沉酣畅快显古朴雄浑。“何书”之技艺,笔划长直微弧,笔力驭张力;线条挺爽干净,文气延清气;结构纵横有序,章法演阵法。“何书”之境界,字理寻源,用笔顺势,守其必守。园拘灵异,方寓整饬,变其当变。

  余见旧简则心惊,观想凄风寒雨,见“何书”则泰然,充盈一团祥瑞。以“何书”写太平颂咏,谓春和景明;以“何书”铭训言警句,谓端人正道。何慧敏在破立之间,持有敬畏自能静得下入得定,保留淳古必将立得起镇得住,皆因其人品心古必然字古,神清自然气清。

  楚印出土稀少,多与中原同风,故论楚印者罕见。传世玺印难辨识者,或可古肆掇英得楚印一鳞半爪。何慧敏楚简入印,于古在合,于今为创,虽惜时少制,亦耳目一新。近闻何慧敏又发新愿,厘楚简秦汉竹帛三脉,铸风雅颂骚诗辞一炉,文字密码不同,书道一以贯之。累微积厚,纵横瞬移,宏愿执诀,务期必达。信书坛碑帖简鼎立,简学研创编融合,故能闻者顺其风,观者探其道。

  领命作文,逢微恙而通玄,不弃沉梦冥想微醺真言,文之成,奉于方家参同,不计芸芸莫名矣。

  红狮楼张浪于庚子中秋子时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