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采煤塌陷地治理新机制 助力济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4-04-12 21:10:19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年来,济宁市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举措、夯实基础,创新探索治理路径,全力推动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治理稳沉塌陷地54.17万亩,其中历史遗留塌陷地12.56万亩,治理率均达到100%,完成省下达的双100%(治理稳沉塌陷地100%、历史遗留塌陷地100%)目标。

  突出统筹协调,聚合引领治理新力量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秉承采煤塌陷地治理服务耕地保护、矿区群众、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理念,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和煤炭企业“十四五”治理规划编制,优化提升全市治理模式、方向时序和功能布局。编制《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规划(2021—2030年)》,立足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对治理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划定了环济宁主城区周边、南四湖—大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带、6条主要河流生态修复廊道和农业修复区治理功能区的“一环两带六廊多片”格局,全面提升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综合服务效能,引领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强化联动协作。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部门搭台、多部门协作、矿山企业落实、公众广泛参与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任务目标和重点工程的落实。严格执行政府目标责任制,推动各煤炭企业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政府和煤炭企业共同发力,逐步走出一条“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促进矿区产业协调、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新路径。

  三是汇聚多元资金。济宁历年来争取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资金规模居全省首位,并成功将微山县和邹城市纳入国家级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有效减轻了地方财政包袱。探索实行多个PPP、EPC模式的治理项目,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和运营,既解决了资金缺口,又提高了治理后土地的经营效益。用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指导和督促煤炭企业足额预存基金,主要投入土地复垦,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奠定了资金基础。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项目管理新举措

  一是项目提前入库。在前一年建立下一年度市级项目库,推动县市区基本完成入库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将全年时间节点提前6个月,大幅增加施工周期,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二是工程台账管理。明确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进程安排、时间节点、阶段性任务和责任人,建立实行节点化督导制度,逾期即警告、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强化了推进力度。

  三是问题一线解决。建立卡点堵点风险点协调解决机制,积极主动对接县市区、煤炭企业、施工单位,分析研判项目实施遇到的卡点、堵点、风险点,并帮助协调解决制约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强化科技创新,示范带动打造新标杆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治理。依托自然资源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典型矿区沉陷规律等8项专题研究,形成农业复垦、边采边治、生态修复、产业治理4大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为采煤塌陷地治理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二是全力恢复塌陷耕地。在新河煤矿实施了高标准农业复垦项目,通过大量购买客土抬高土地高程的方法,实现了450余亩重度塌陷地的修复耕种,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在田庄煤矿和杨村煤矿启动建设大区域排水系统治理采煤塌陷地试点,保证了2万余亩塌陷耕地不垫高也可正常耕种。

  三是发展“绿金”经济产业。实施了微山滨湖田园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利用积水区,以生态循环养殖和尾水处理为核心,打造农耕、休闲、度假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了绿色发展模式,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四是打造多功能治理模式。实施邹城市太平镇靶向珍珠蚌养殖项目,探索“生物链治水·靶向珍珠养殖”的生态治理模式,通过精准化靶向投喂、自动化悬浮养殖、鱼虾贝循坏捕放,在避免传统养殖投肥污染的基础上,持续发挥珍珠蚌滤水功能和生态链自净作用,在2个月左右时间可以将劣V类水净化到III类以上并长期保持,实现了碧水清波和“珠光宝气”完美结合。同时,围绕珍珠养殖形成服装、首饰、艺术品加工等产业,让昔日的塌陷地摇身变成了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