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实践

2024-04-12 21:09:45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年来,泗水县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出一条乡村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泗水路径”。泗水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扛起生态文明建设使命担当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工作。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间的关系,扎实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是突出政策支撑,强化责任落实。制定出台《泗水县矿山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22—2025年)》《泗水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0年)》《泗水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泗水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体系。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制度、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线一单”等,扎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牢笼。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以“全市当标兵、全省争先进、全国树品牌”为目标,依托林长制体系,认真落实“五个专门”机制,攻坚绿化、砥砺拓荒。2023年完成荒山绿化及绿化提升任务1.05万亩,占全市总任务量的60%,林长制工作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激励表彰。

  二是强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矿山主建,标准领跑、政策支撑,部门联管、社会监督”的工作思路,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创新“终了管控”“采修平衡”等机制,动态管控矿山开采修复,持续提升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11家非煤矿山全部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其中中联水泥踞龙山矿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提前2年完成省下达的“十四五”期间绿色矿山建设任务。

  三是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开展“山水林田路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治理等项目落地。紧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补偿费缴纳、自主验收、事中事后监管等关键环节,实现水保监管“项目全覆盖、过程全天候、信息全流通、管理全方位”。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卸甲河龙湾湖片区生态清洁小流域、中册镇入选2023年度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名单。

  四是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通过清除内源、控制外源、生态净化、自然修复等生态措施,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实施尼山片区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争取资金7387万元,治理河道53.7公里。星村河入选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名单,音义河段被认定为2023年度省级水利绿化样板单位。

  立足绿色低碳转型,描绘乡村产业振兴靓丽底色

  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基地,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63个、覆盖面积80余万亩,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减少,全域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养殖“减抗”效果突出县。

  二是打造甘薯特色产业。坚持以链式思维发展甘薯产业,由县级分管同志挂帅甘薯产业“链长”,连续五年举办“中国(泗水)甘薯产业发展大会”,成立泗水县甘薯产业发展联盟,全县甘薯加工企业达到31家,年综合加工能力60万吨,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泗水国家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通过中期评估,“泗水地瓜”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达到43亿元,新华社《内参选编》刊发泗水“以乡村小产业做好振兴大文章”做法。

  三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多渠道盘活农村闲置宅院、空闲宅基地、低效利用土地,孵化农旅、研学、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等闲谷艺术粮仓、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成全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成功承办“新青年”音乐节,策划推出“赏花汇”系列活动、首届泗水地瓜节暨薯乐嘉年华、仲子庙春节庙会等。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获中央办公厅简报推广。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是创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揭榜挂帅”。制定乡村物业、积分制、网格化管理等22项清单内容供镇街认领,建立“揭榜挂帅”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档升级。以入选省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为契机,建立“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针对山区丘陵地形特点,试点推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槽治理模式,被省生态环境厅收录到《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方式与技术典型案例汇编》。

  二是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扁平化社会治理模式。将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划分三级网格,明确“网格长”“网格员”,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梢,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经验做法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第六届基层创新典型案例,卞家庄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因地制宜抓好片区和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创建市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82个、“美丽庭院”2.4万户,第四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现场活动暨山东省首届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在龙湾湖示范区成功举办。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第一批)。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