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深化改革蓄势产业腾飞 打造国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

2024-04-12 09:32:03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全面落实上级国企改革部署要求,纵深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走深走实,深化改革提质效、创新发展增活力,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营收758亿元,利税突破55亿元,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934万吨、集装箱1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320%,首次登榜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398位,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

  布局战新产业

  打造转型升级新示范

  一是推动新兴产业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融入和服务交通强国、制造强国、航运强国和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抢抓内河船舶转型关键节点,建设年设计造船240艘、修船100艘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首艘80米LNG加注趸船3月份下水,6月底前数智化船厂实现试运行。链接权属金属材料公司、智慧新钢及周边腹地上游企业、下游航运企业,构建新能源船舶产业生态圈。二是以企引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联起手”的开放型战略格局,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牵手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中集集团,引进LNG动力船舶撬装及换罐加注模式,布局“气化运河”新赛道,完善治理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企业借力发展。三是数据赋能企业发展蝶变。加快实施智慧港航建设,累计建设省级“晨星”工厂5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龙拱港建成全国首个内河智慧化集装箱港口、入选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5G应用获第六届“绽放杯”全国一等奖,梁山港入选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金桥煤矿荣获数字矿山融合发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优秀案例”,金桥煤矿、朱家峁煤矿、阳城煤矿等3家企业在全国煤矿智能创新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财务共享中心、融汇数易平台上线运行,制造业数智化、贸易数智化加快推进,实现传统模式向新兴业态的华丽转身。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靶向解决研发掣肘难题,实现技术创新。坚持顶层设计,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围绕生产现场技术堵点卡点痛点,按照“一难题、一团队”的思路,建立“核心员工—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产业”发展模式,制定20类“卡脖子”技术攻关清单。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预算,引导提高科技费用额度。2023年投入研发资金2.59亿元,完成研发课题123项,取得省级首台(套)产品4项、专利562项,海纳科技、艾坦姆流体2家企业列入山东省科改专项行动。二是强化人才招引培育,激活发展引擎。根据集团公司规模速度、产业结构、产品开发,多渠道弹性化招募、引进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采取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023年共发放奖金200余万元,奖励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优秀创新项目,鼓励干部职工敢闯、敢干、敢首创。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借脑工程,大力推动多种形式产学研联合,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北交大、武汉理工、山科大学等10余所高校,探索“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新模式,招引船舶设计、智能制造等研究方向博士8名。截至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57个,组建内河港航经济研究院、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船舶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深化国企改革

  发展企业管理新模式

  一是提高站位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动态优化党委研究决定事项、前置研究讨论事项和前置研究讨论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二是统筹规划制度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对不适应发展形势的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方案,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等6项重点职权,推动董事会责权落地归位。统筹推进人事、劳动、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开展机构、岗位、人员“三大瘦身”行动,建立完善“3215”后备人才库为主体的干部人才成长体系,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三是完善人才激励保障体系。开展“对标国内一流企业”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公司治理、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形成纵向压缩层级充分授权、横向整合资源集中管理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实行全员目标责任制,创新“红黄蓝”“挂图作战”管控体系,开展“六比六创”项目大比武,72项对标成果转化落地,经验入选全国煤炭行业标杆模式、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连续两年获评省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示范工程”。

责任编辑: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