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社会救助工作:全面推进,扎实有效

2023-10-13 14:55:1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徐景春)今年以来,济宁市加强全市社会救助工作部署,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救助扩围政策体系,强化救助帮扶精准衔接,加强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抓好社会帮扶满意度提升工作,推动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呈现出全面推进,扎实有效的态势。

  加强全市社会救助工作部署。4月召开全市社会救助暨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低保扩围增效及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等重点工作。7月28日,召开全市社会救助扩围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低保等扩围有关工作。9月15日,召开全市社会救助扩围攻坚会议,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今年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整体提标幅度在5%以上,惠及32万余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九连增”,缩小城乡差距,低保标准之比由上年度的1.26:1缩小到1.24:1。在全市开展“济时救”—幸福来敲门社会化照护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为全市3.1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上门照护服务。

  完善救助扩围政策体系。联合4部门以规范性文件形式,修订出台《济宁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将认定群体扩大至支出型的困难群众,将申请家庭不能拥有机动车辆放宽至可以拥有现值不超过年城市低保标准3倍的车辆,放宽赡(抚、扶)养义务人财产限定条件。联合2部门印发《济宁市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办法(试行)》,7月19日召开“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专题新闻发布会,提升社会知晓率,7月26日会同部门举办全市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工作培训会议,针对市、县、乡三级社会救助、医保部门经办人员开展培训,推动认定工作落地生效、规范执行。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放宽低保申请和在保对象的收入、财产限定条件。联合市人社部门印发文件,增设基层民政城乡公益性岗位2000个,提升基层救助服务能力。8月24日,联合市纪委机关出台《关于在社会救助领域容错纠错工作中建立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协作机制的通知》,市级和11个县市区、3个功能区全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改革创新增强工作活力。

  加强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升级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核对数据源从原来的市内17项扩展至省内78项,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和动态监测管理精准度。依托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低保新申请对象“凡进必核”,在保对象“按月复核”。主动开展部门困难群众信息核对,与市乡村振兴局、市残联对接,比对困难群众数据14.3万条,将省厅反馈数据、市级比对数据11万条反馈县(市、区)开展摸排,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和“铁脚板”入户摸排,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9月18日,新纳入低保和特困12552人,全市共保障低保和特困人员19万人,居全省第3,认定低保边缘家庭人口1万余人,人数增幅为全省第3,全市实施临时救助2.12万人次,居全省第2 位,发放临时救助金2132万元。

  抓好社会帮扶满意度提升工作。加强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6月19日印发全市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低保对象全员复核等工作。先后印发社会帮扶群众满意度提升、“济时救”社会救助主题宣传宣讲活动实施方案、社会救助帮扶宣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包县督导机制,强化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组建县、乡、村宣讲团共5000余人,开展政策宣讲活动4800余次,覆盖86万余人次。8月24日召开督导部署会议,成立4个督导组,联合残联到县(市、区)开展督导。先后到兖州区、曲阜市等11个县(市、区)实地督导13次,深入30个乡镇(街道)、38个村(社区),调研满意度工作推进情况,通过微信公众号、社会救助帮扶宣讲活动宣传救助政策,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

  推动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有关评选推介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开展社会救助优秀品牌等五项评选推介活动,加强对上争取推荐,全市3个县获评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3项宣传成果获评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宣传成果,数量均位居全省第1,3个县级救助品牌获评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 2人获评全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最美照护人”,数量均居全省第2。2个创新案例分别荣获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和优秀实践案例。6条经验做法被省民政厅作为“一招鲜”纳入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情况通报。今年省级召开2次救助会议,济宁市均作典型发言。指导打造的诚信救助获评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全省唯一、全国15个),并在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责任编辑: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