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接力,更上层楼!—— 济宁市人才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2023-04-10 17:23:3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10日讯(记者   徐景春  实习记者  李靖)  阳春四月,生机盎然。近日,济宁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召开,再次彰显了济宁市进一步做好人才科技创新工作的雄心壮志,更为2023年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工作擘画了蓝图。2022年以来,济宁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党建为统领,聚焦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总目标,实施高新企业倍增、企业研发普及、关键技术突破、科研院所招引、高端人才引进“五大计划”,创新平台提级、成果转化提速、科创效能提升“三大行动”,牵头承担全省“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获批省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中心,9项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排名进位幅度全国第4、全省第1,曲阜市入选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邹城市获批省级农高区,顺利通过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研发经费增幅等10项工作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交易等20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科技文化融合、科技人才招引等经验在全省推广,科技服务企业、引领产业的能力水平显著增强。

 “五大计划”,为高端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济宁市紧抓机遇,结合产业实际,实施高新企业倍增计划,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积蓄新动能;实施企业研发普及计划,为科技研发奠定了后劲;实施关键技术突破计划,实施科研院所招引计划,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这“五大计划”为高端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实施高新企业倍增计划。广泛深度挖潜培育。建立高企挖潜“五张清单”,全面梳理11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39家规上企业、863家攀登企业、17748家近五年新增市场主体、4247家知识产权授权企业,构建“种子高企—准高企—高企”梯次培育体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1471家,推荐748家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同比增长19.68%。加强政策激励引导。举办高企认定及政策解读培训会,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累计开展培训23余次,受益范围覆盖1000余家企业、3500余人次。争取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补助资金3050万元,为82家企业发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820万元。招强引优导入资源。对接市双招双引办公室,将高企招引纳入年度招商引资考核,指导各县市区赴创新资源聚集地区和支持政策落后地区开展现场对接,全市招引落地高企102家,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积蓄新动能。

  实施企业研发普及计划。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会同发改、工信、国资等部门,探索设立研发“红线”制度,研究考核激励办法,推动相关行业规上企业和市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以上。做实研发数据归集。实行县级干部联系包保服务县市区制度,坚持全员力量下沉一线,重点盯紧研发投入量占全市85%的80家重点企业。市县联合培训71场,聘请第三方机构逐家企业现场指导,帮助2875家规上企业做好研发数据归集,做到数出有据、填报有效。聚力提升研发规模。出台《济宁市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引导全市规上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平台、组建研发队伍、开展研发活动,备案企业自建研发机构1010家。济宁市研发经费总量达到80.6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0.9%、增幅居全省第1位;研发投入强度增长0.0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8.55%、居全省第3位,增长12.2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

  实施关键技术突破计划。构建“1+N”协同创新体系。在高端装备、高端化工2个领域破题突围,推动实施重力储能控制系统开发等重点项目36项,启动实施省“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济宁市“1+N”协同创新体系经验做法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推广宣传。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启动实施“工程机械智慧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全球揭榜”项目8项,入库“高压柔性输氢管道设计制造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具备济宁市优势特色、对产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全球揭榜”备选项目34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储备重大关键技术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347项,53项“231+1”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列入市级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辰欣药业“抗肿瘤一类新药研究和产业化”等6个项目获批省级重点创新项目;金诺种业等3个项目入围省农业良种工程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润农农业等4个项目入围省乡村振兴提振行动计划项目,久裕农业高山蔬菜生态栽培领域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补助。

  实施科研院所招引计划。推动大院大所招引落地。制定《大院大所招引工作认定办法》《引进大院大所共建创新载体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分县区组织开展招引现场会6场,推动上海交通大学等50家大院大所在济宁市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创新载体。打造“两图谱三平台”升级版。梳理企业技术需求492项、发布推送高校院所技术成果1020项,开展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3个产业领域线上产学研对接会,开展中国(济宁)先进碳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2济宁·西安大院大所招引暨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产学研对接活动15场,合作高校院所达到261家,签约落地项目52项,签约项目研发投入达到10.35亿元。推进攀登企业产学研合作。863家攀登企业中,有753家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占攀登企业数量的比重为87.25%。其中与“国字头”“中字号”大院大所建立合作的企业有620家,占比71.84%。

  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争取重点科技人才项目。王振华等2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徐小波等11人入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入选数创历年新高;永生重工等3个项目入选省“外专双百”计划;小松山推等7个专家入选省“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曲阜天博获批国家外国高端人才项目,外聘韩国专家朴济民获批“齐鲁友谊奖”;32名科技特派员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7个服务团获批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打造科技人才平台。新认定辰欣药业等“人才飞地”10家,山东金人电气等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3家,济宁中科智能公司等市级科技人才创新实践基地15家;新建山东鑫隆管业、山东良福制药2家院士工作站,明升新材料获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市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获批全省首家“一带一路”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区域中心。引育科技创新人才。通过院士工作站、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人才飞地等人才平台建设,延揽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23人,引进外国人才150人;遴选东宏管业王贵宾等市级创新领军人才16人,配合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完成市“赢在济宁”创业大赛推荐工作,推荐创业企业类28个、创业团队类348个。

 “三大行动”,让创新科技转化出成果

   实施创新平台提级行动。培育高能级企业研发平台。获批全省唯一的省级智能过程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省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济宁基地、省碳基新材料基地、省智慧化工园区示范基地等牵动性平台,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2家。二是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放大市产业研究院平台效应,年内引进落地高科技产业化项目8个,促成济宁市企业与高校院所等合作项目12项;打造金乡亿九科技孵化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获凌文副省长签批肯定,获批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三是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济宁经开区贝壳创新中心获批国家众创空间;高新创达等5家孵化器获评省级“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居全省第1位;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评为优秀(A类),数量居全省第2位;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山东金榜苑文化公司入围山东省第二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居全省第1位;推进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高标准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集聚类基地,成为全省唯一推荐至科技部参评的集聚类示范基地。

  实施成果转化提速行动。健全技术交易服务体系。依托省级技术经纪人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分两批培训技术经纪(经理)人100余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获全省唯一优秀省级以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实行“市县企”三级联动和大额技术合同台账推进机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91.45亿元,目标完成率为111.35%,技术交易额目标完成率为133.50%。做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曲师大技术转移中心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批山东省机电设备制造中试示范基地,曲师大、济宁医学院、济宁学院入选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曲阜市成功创建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评选认定5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1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持续扩大“成果贷”覆盖面,合作银行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280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计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金额11.98亿元;山东华力机电等5个项目获省科技股权投资,数量居全省第2位;市科技局荣获2022年度省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集体表彰。

  实施科创效能提升行动。全面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排名进位幅度全国第4、全省第1;入选全国“科创跟随城市”,成为全省位列榜单的6个地市之一;成功获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省批准设立的4个农高区之一;邹城市参加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以全省第1的成绩顺利获批;辰欣药业等14家民营企业入选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康源堂中药等17家入选创新潜力100强,数量均居全省第2位;盈和电子科技等15家企业入选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优胜企业,数量居全省第5位,山东华科创智公司等7家企业获评“科创之星”,数量居全省第4位;9项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3项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成果获得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济宁市推荐项目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四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获全国三等奖;济宁科技局获山东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为获奖的4个地市之一。全方位深化改革攻坚。出台《济宁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济宁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试点”典型经验作为山东地方改革案例推荐至中央改革办,“强化‘四项举措’塑强科技引擎”典型经验被省委改革办专报刊发;兖州区建立“2346”服务体系典型经验获凌文副省长批示肯定;“输配电装备共同体”大学科技园运营模式被省科技厅认可推广,有关专报获凌文副省长签批肯定;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典型案例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宣传报道;硅科新材料攻克“卡脖子”技术典型案例、太阳纸业突破造纸业“卡脖子”技术、聚焦研发堵点痛点助力企业跑出创新“加速度”被山东卫视新闻联播宣传报道;济宁科技局《探索企业技术需求“点单突破”新模式》获2022年度“创新济宁行 改革济先锋”二等奖。

   持续接力,更上层楼。4月9日,济宁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召开,表彰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院士专家齐聚济宁,共商人才发展大计、共话科创美好未来。

  济宁市始终把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科研院所招引、高端人才引进、高新企业倍增、企业研发普及、关键技术突破“五大计划”,呈现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各类人才纷至沓来的生动局面。当前,济宁正在加速蝶变、加速崛起,全市上下将聚力建设现代产业高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强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人才创新创业打造一流平台;持续厚植“第一资源”优势,为人才竞相成长培植丰厚沃土;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人才安心立业营造最优生态!


责任编辑: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