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教育法》执法检查及专题询问工作,着力推动济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09-14 10: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4日讯(记者 赵丽娟)9月14日上午,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教育法》执法检查及专题询问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济宁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旨在以这次《教育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为契机,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全力抓好问题整改,着力推动济宁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长期以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严格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向政府提出了大量有深度、有见地、切实可行的议案建议,推动了政府及其部门工作规范高效开展。这次对《教育法》进行执法检查并开展专题询问,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济宁是孔孟故里,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尚学兴教的优良传统。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政府落实发展教育事业的主体责任作为工作重点,督促各级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市县财政教育支出连年增长。同时,人社、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在教师补充配备、教育项目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倾斜,教育优先发展的措施得到有效保障。

  学前教育“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既是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检查的重点。市人大曾就此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切实管用的解决建议。对此,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近年来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858所,新增学位8.86万个。去年,又集中开展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行动,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学位4.8万个。同时,在市人大的关心指导下,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近年来累计新改扩建中小学351所,新增学位近30万个,新建学校处数、新增校舍面积和投资额位居全省前三位。在抓好城镇和学前的同时,还着重补齐农村教育短板。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完成校舍及运动场地建设面积500多万平米,配置设施设备、图书等价值9.7亿元。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立教之本、立校之本。市人大常委会这次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教育法》执法检查的重点,更是顺应了广大群众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和诉求。为此,全面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着力推进学生心红品正、学业优异、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坚持德育为先,深入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一校一导师”制度,“课堂+基地”育人模式被列为省重点教改项目,“孔孟之乡中小学传承传统文化实践探索”荣获国家一等奖和省特等奖,济宁市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区”。每年组织100场“高雅艺术”进校园、1000所学校开展艺术展演,在全国首家举办3万个班级、100万学生“班班都比赛、人人都参与”的中小学生艺体大赛,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位居全省第4位,济宁市被确定为全国29个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之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市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督促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教师招聘补充力度空前加大。2016年以来,累计招聘补充教师近2.4万名,是前十年总和的1.44倍,数量居全省前列,有效缓解了长期存在的教师总量不足问题。二是教师业务素质显著提升。各学段教师学历全部达标,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6.22%、初中达到4.09%。加大教师培养培训,每年组织40期近万人次集中培训和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全市“齐鲁名师名校长”达到61名、“杏坛名师”299名、特级教师606名。三是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将师德评价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健全完善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树立了教师良好形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同时,还着力做好兜底线、保民生的工作。建立学生资助大数据对比核查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探索创立了“一二三四”精准资助模式,年均资助困难学生10万人次,保证了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持续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优化供餐方案,年均投入学生营养改善资金2.1亿元,惠及学生68万人次。全力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完成市特殊教育学校扩建工程,全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以上。加强安全风险排查防控责任体系建设,实行“定位、定时、定岗、定人、定责”“五定式”管理,强化人防、物防、技防配备,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另外,发布人还介绍了济宁市贯彻实施《教育法》及教育工作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