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电商产业服务实力突显 喜获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挂牌

2019-12-07 08:1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6日讯(记者 孔祥梅 通讯员 范培倩)12月5日,山东省大数据局举办的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建设启动仪式暨山东省数字经济协会成立大会在济南举行。经市大数据局推荐和第三方机构评审,任城区申报的任城区电商产业数字经济园区成功入选2019年度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试点),这是济宁市唯一一家数字经济园区。 

  近年来,任城区主动拥抱数字变革,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效推进了任城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数字经济网络设施、创新平台和金融服务上强基础。擦亮任城作为“智慧山东”建设试点城区金字招牌,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落实数字山东建设任务的重要抓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不断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加快城市智慧化。 

  实现基础网络全覆盖,光纤覆盖率达到80%,入户带宽达到100兆。加快5G建设步伐,推进关键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体系和技术研发,推进数字应用设施,夯实驱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力。11月7日,任城区联合济宁移动举办“5G之城,智慧任城”发布会,在太白路启用济宁市首个5G智慧商圈,标志着任城迈入5G发展新时代。 

  引进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济宁分所(山东物联网技术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山东分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济宁分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北斗产业化应用(济宁)平台、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山东省创新设计研究院、山东大学计算机研究院济宁分院等十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后落地,重点培育的国家级众创空间CCI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海螺创客空间等十大特色信息产业园区稳步进入成长期。全面对接资本市场。完成改制企业161家,爱福地生物、济矿海纳等登陆新三板,18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中心挂牌、累计挂牌企业62家,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85家,被评为“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区”。 

   技术成果在产业技术链的高端深度融合,规模以上信息产业企业94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7亿元。中泳体育荣膺中国电子信息优胜企业,科威达、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济宁分所等1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纳入市“6501”培育工程A类企业,卡松科技、碳素和山矿机械三家企业纳入“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数字产业。强力攻坚实体经济“四项重点”,加快服务业向“新业态”拓展,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城区”。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以金宇路“海能-商动力电商产业集聚区”为产业发展核心、以“谢营科技大厦”“CCI众创空间”“商动力互联网电商小镇”等为电商产业服务经济圈、以任城经济开发区为电商产业发展带的“一核一圈一带”全域覆盖的电商发展格局。目前,天猫、淘宝、京东等网店5500多家,仙营全生态电商小镇被评为“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海能—商动力电商集聚区被认定为“省重点服务业园区”,运河壹号食汇城列入“省首批物流专项示范工程”。 

  以盛泰广场和1017文教创意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济宁市智慧教育终端产业园,集聚北京立思辰、清华爱学堂、北京仁博等智慧教育企业;推动山东省创新设计研究院与济阳街道联合打造科技文化融合新动能示范园区,园区招引20余家信息技术企业;以李营街道翠都国际为载体,上海润迅大数据呼叫中心项目建成运营。 

  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全省首家市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消除阻碍数字经济发展壁垒,完善政务配套服务体系。实施最优营商环境七大专项行动,推出延时服务、不打烊预约等免费服务,开通全省首个“一窗通平台”刻章在线交费系统;探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落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拟审批”,实现投资项目“一链服务”;优化企业开办“221”流程模式,上线运行“一窗受理”平台,联通6家省直部门自建系统,5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建成全省首个安全、高效的审批档案自动归类查询系统,叫响了“仁诚服务、一次办好”新品牌。 

  制定出台人才新政“黄金十条”,对来任城区创业的国家、省部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200万的最高资助。坚持“以企招才、以才引才”,累计引进海外院士1人、两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和万人计划专家9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创新“院地合作”模式,联合北京大学推出“财童计划”,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人才飞地”,成立北京(任城)离岸协同中心,设立驻荷兰、韩国人才工作站,形成了“创新孵化在外地、转化落地在任城”柔性引才新模式。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4家、农科驿站6家,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0.26%,2019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总数达到54家,碳素集团、海纳科技等3家企业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获批扶持资金1895万元,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