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以改革创新“小切口” 推动人大工作“大变化”
近年来,泗水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不断健全人大议事规则和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将代表作用的发挥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将代表的履职内容与创新社会治理紧紧相扣,引导代表主动作为,助力政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泗水县万人起诉率由2022年万分之93.53下降至万分之73.29,下降了万分之20.24,案件增幅在全市最低。
搭建“两个平台”,实现代表“线上+线下”联系群众全覆盖
一是打造“线上”代表履职管理平台。形成“1+13+N”(县+镇街+多个功能模块)的人大工作集群,实现县、镇街人大工作数据的共建共用,为人大代表依法、高效履职提供有力保障;代表通过“扫码”反映民意,实现了代表履职“全天候”、联系群众“零距离”。
二是建立“线下”代表履职网格平台。将1139名住泗各级人大代表,编入全县465个网格,开展人大代表“全员进网格·服务心贴心”工作,围绕“各级代表全参与、选区网格全覆盖、工作流程全闭环、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总体目标,组织代表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进网格”活动,通过听民声、集民意,精准“把脉问诊”,使代表履职与保障服务民生、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工作开展以来,共向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意见建议800余件,现场解答群众诉求4600余条,收集发现问题690个,化解矛盾纠纷240余起。
构建“三个载体”,实现代表精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一是设立“人大代表+妇联执委”工作室,合力构筑妇儿权益保护屏障。人大代表和县妇联执委每月至少固定一天现场接待群众,同步开展“微爱妈妈陪伴成长”行动,精准做好全县妇儿维权服务。工作开展以来,93名市县人大代表累计参与“微爱妈妈陪伴成长”行动198期,陪伴儿童近10000人次;辅导协议离婚夫妻881对,劝和率达40%。
二是建立“人大代表+法官”工作室,助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群众基础优势和法官的专业优势,定期开展法律服务、案件咨询等工作,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实现“法官进站、代表入庭、群众受益”。工作开展以来,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构建“人大代表+检察官”联合监督,助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积极探索人大与检察联动监督、职能互补优势,通过人大代表参与检察建议的协商办理、公开听证等环节,检察建议回复后人大代表开展“回头看”活动等形式,共同推动解决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卞家庄村水系治理等问题5个,形成了监督效果“1+1>2”的叠加优势,有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畅通“三个路径”,实现代表履职活力、监督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是代表专题询问政府工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切,先后围绕小区物业管理、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县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督促相关部门夯实管理责任,有序推进问题整改落实,以有力监督促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代表评议“一府两院”工作。对县政府部门单位实施全面工作评议和专项工作评议,帮助部门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转变作风,使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制定了履职评议暂行办法,从体制机制层面上进行了规范提升,从而实现了人大监督工作水平、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法检两院接受监督自觉性、法官检察官履职能力四个提升。
三是代表票决民生实事。紧紧围绕项目征集和初定、审议和票决、实施和监督6个环节,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实施、代表履职、群众参与”的五方联动机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为进一步创新和加强基层治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