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以劳动教育“小杠杆”撬动全环境育人“大工程”

2023-11-23 11:47: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3日讯 “在百忙之中,家长都陪着我们收红薯,回到家后,你们要帮家长蒸煮红薯,并将蒸熟的红薯送给父母,分享今天的成果,同时为爸爸妈妈捶捶背,缓解劳动带来的疲劳。”近日,在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守拙园里,老师和家长带领学生在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挖地瓜。在活动现场,老师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同样的,家长表示感谢,也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这次家校密切合作,家校共育,让孩子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收获了成长。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协同育人质量,兖州区以劳动教育为重要抓手,完善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教育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阵地不断延伸,实现劳动教育的立体化、多维度渗透,以劳动教育“小杠杆”,撬动全环境育人“大工程”,筑牢全环境育人新链条。区教体局结合实际分学段、分类型将劳动教育清单进一步细化,为全区中小学提供参考依据。全区61处中小学依据学校条件及特色,全部编制本校“劳动教育清单”。清单包含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和职业体验清单,分别就家庭教育及社会实践方面做详细要求,为实现全环境劳动育人提供具体路径。在实施劳动清单的过程中,指导各学校在区级指导清单的基础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渗透学校文化。指导学校设计与劳动清单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包括劳动内容、操作时间、自我记录、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本周得分等内容。在评价过程中适当扩大“优秀”的比例,评价语言注重从积极的角度作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参与积极性。

  兖州区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做实“两个阵地”,夯实劳动教育全环境育人基础。立足学校阵地,注重劳动教育的全学科渗透,通过挖掘、活用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劳动教育情景和素材,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鼓励学校在校内积极挖掘资源,开辟劳动场地,开展劳动教育。举行“劳动周”活动,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等展示学生的劳动过程,集展示与评价于一体,让学生看到同伴的成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热情。立足校外阵地,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全环境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整合后的闲置校舍资源,打造17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城乡学校携手联建,共同做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及管理,先后有24所学校的6000多名学生到劳动基地参与活动,有效促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兖州区紧扣劳动育人功能,做优融合文章,打造劳动教育全环境育人体系。与学科教学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劳动的知识、学习劳动的技能、发现劳动的价值、习得劳动的品质。如结合传统文化学习,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等古人的智慧行动;结合语文教学,在《养花》一课中感受“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的道理。与校外劳动实践融合。积极推进校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劳动主题实践活动,在“雷锋纪念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养老院等场所,用劳动为他人带去温暖;“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主题劳动;“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手工制作劳动实践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学校结合劳动教育开展,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列为学生假期和周末实践作业。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孩子在欢快假期和周末的同时,锻炼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实现以劳育人的目的。(通讯员   杨福海  赵珊)

责任编辑:王利平
新闻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环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