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汶上中都街道柏籽等中药材加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2020-08-28 16:0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28日讯 金秋八月,是农民朋友即将收获的季节,然而走进济宁汶上县中都街道小秦村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正在晾晒场上翻弄着柏籽等中药材加工原料。 

  “一年中,这是我们村村民最忙的季节,我们村的中药材加工户全国各地的奔泊,到处收购柏籽、枣仁等中药材加工原料,为一年的加工生产奠定基础。”小秦支部书记梁全说。 

  据《汶上县志》记载,中都街道小秦村柏籽加工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小秦村柏籽仁加工是全国唯一的加工基地。据《中医药志》介绍:“小秦村柏籽加工为国内首创,以洁净度高、破碎率低而著称,已成为中药材行业的上等精品。”小秦村由此被称之为“中国药材加工第一村”,该项加工工艺也被誉为“中华一绝”。于2006年,该项籽实类加工工艺被济宁市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传统工艺,将其打造成造福一方的支柱产业,中都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为主要领导,两位副科级干部为主要责任人,环卫办、环保办、社区等二十多人的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组,与村两委一块到村民家中摸情况,排查困难,解决资金方面的各项问题,让村民自由组合,采取“拉、帮、带”的模式,把这项产业逐步扩大,并且产品加工技艺由原来的纯手工变为现在的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产品由加工单一的柏籽加工发展为枣仁、杏仁、桃仁、苡米、芡实等多种籽实类加工,使中药材加工这一产业步入快车道,产业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小秦村已建立了中药材加工协会,加工户如今已发展到200多户,年籽实类加工量达至10万吨,其中柏籽仁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达95%以上,产品已占领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中药材市场,并且远销到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小秦村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现如今,小秦村村民的腰包鼓了,物资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每天晚上,男女老少都在文化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老头们乐呵呵的听着“戏匣子”,晚间的文化娱乐让村民们忘记了忙碌一天的疲劳。 

  “目前,中都街道对小秦社区进行了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工作组在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改变等问题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我们工作组成员及村两委成员在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小秦村中药材加工产业为抓手,拓宽工作思路,戒骄戒躁,力争把中都街道的村居建设成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产业兴旺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四美三宜’的美丽乡村。”中都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组负责人庞国奎说。 

    (通讯员  张春)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