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宁频道 > 健康 > 正文

心血管介入水平迈上新台阶,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开展IVUS-OCT一体化成像技术指导下的心脏支架介入术

2022-12-04 19:50: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4日讯 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学装备是优质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近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省内首批引进IVUS-OCT一体化成像技术,并由该院心内科主任赵永宁带领介入团队成功完成首例患者的介入治疗。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标志着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迈上精准融合新台阶,更为众多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安全、精准、便利的先进治疗手段。

图片

  瞄准前沿    提高诊疗水平

  62岁的患者赵先生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等疾病20余年,两个月前因为间断劳累引起了胸闷症状,为查明病因便来到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院心内科主任赵永宁为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时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伴重度钙化,近段狭窄80%伴重度钙化,中段最重狭窄95%伴重度钙化,其内可见血栓影。

  “此类患者需置入冠脉支架实现血运重建,但赵先生的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复杂,其实际管腔直径、斑块性质、斑块稳定情况以及支架尺寸选择等方面均需进一步行腔内影像学检查。”赵永宁表示,为求一步到位,他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使用IVUS-OCT一体化融合成像技术,为其进行精准指导介入治疗。

  手术中,IVUS-OCT一体机上清晰地显示着赵先生冠状动脉血管的全貌以及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的三维管腔管壁信息。该技术使冠心病的诊治更加“精准精简”,赵永宁通过图像采集及分析解读发现赵先生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不仅狭窄严重,还存在多发易损斑块、严重钙化斑块,在进一步确定血管内斑块的性质、精确判定血管直径和支架落脚点后,充分预处理狭窄病变,精准匹配支架型号并进行支架植入。术后再次为患者进行OCT检查时发现,新植入的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这也标志着该院首例该技术的介入手术获得成功。

  “相较于传统心脏介入手术,在IVUS-OCT一体化成像技术全程指引下,我们仅使用一根导管、一次回拉就可以获取血管内同一位置的高分辨率OCT和高穿透力IVUS的两幅视图诊断数据,两种图像优势互补,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还降低了操作风险,减少了造影剂的使用量,节省患者不必要的开支。”对该项省内首批引进的新技术,赵永宁这样评价。

 技术攀登    推动学科发展

  作为较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俗称的冠心病,不仅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其带来的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更是直接危及生命。

  但在冠心病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中,先进、可靠的血管内成像方式是重要一环,甚至直接关系着术后患者未来生活质量。“IVUS(血管内超声)与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作为现在最为流行的两种血管内影像学检测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两者在基本原理、临床应用、特点方面具有互补作用,但有时为确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尤其是复杂、高危患者,我们不得不需要分别进行IVUS(血管内超声)和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赵永宁介绍。

  IVUS-OCT一体机是集光学成像、声学成像、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新型血管内成像技术,实现了利用一根导管、一次扫描成像就可以完成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血管内超声扫描速度进一步提高了20倍,达40mm/秒,而且扫描长度增加一倍,达到150mm,两种图像对比优势互补,达到了1加1大于2的效果,真正做到精准治疗,满足临床个性化需求。

  赵永宁坦言:“此项技术引进后,为我们在手术时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让我们在对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标志着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冠脉介入治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此前,作为济宁市重点专科,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紧贴医学发展前沿,不断攀越技术高峰,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支架置入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等先进技术,每年收治心脏病患者2000余例,抢救各种危重心脏病患者500余例,其中完成冠脉造影800余例、冠脉支架置入近200例。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常见疾病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

  学科强则院强,学科兴则院兴。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深耕微创介入等新型领域,一项项高精尖技术的成功开展,一个个医学中心的成功建立,极大地提升了在业内外的地位及影响力。医院依托于强大的硬件实力与技术优势,一站式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这不仅推动着医院高质量发展,也为辖区群众健康架起了一道生命的安全防线。(通讯员   朱国涛)

责任编辑: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