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济宁9月4日讯 我是刘玉清,是时庄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家有6口人,爷爷、公公、婆婆加上我们三口,我们是平平凡凡的一家人,是幸福和睦的一家人。
我的公公、婆婆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今年都70多岁了,他们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老公上面有三个姐姐,为了孩子们他们从前辛苦劳作,每天在地里从早干到晚,家里最多的时候种了十几亩地,在那个机械化还比较落后的年代,种地可以算得上最辛苦的工作了。今天的他们和我们一起在2008年搬去了华沁苑小区,每天老人吃过饭,就去小区散散步,打打牌,享受着安逸快乐的晚年生活。结婚十几年来我和婆婆相处的很好,有一年婆婆摔了胳膊,每天我做饭,给全家人洗衣服,没有怨言。我上班忙时,婆婆总是抢着做好饭等我们一起吃。在养育孩子有分歧时,我们互商互谅,我会吸取婆婆的好经验,她听取我合理的建议,2008年我们被评为曲阜市的“好婆媳“呢。
我们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爷爷九十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还能每天上下爬一次五楼呢,老人在三个儿子家轮流住,每隔两个月就来我家过一个月,每次来我家,有时是婆婆,有时是我每天变着花样的给他做饭。虽然也会为他有时忘了冲厕所,有时弄花了地板而皱眉,可是想想,谁还没有老的哪一天呢,对老人就是要讲个“孝”字吗,我常常教育孩子,有好吃的一定要先给老爷爷,爷爷、奶奶吃。每当公公在小区陪着爷爷散步时,他都会高兴的说:“看,这是我父亲,今年90多了。”小区里很多人认识我们一家,知道我们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我的丈夫是位乡村小学的人民教师,每天一早就奔赴他的学校,他是位尽职尽责的老师,所教的班级每年都能取得好成绩,常常在学校加班处理教务工作。虽然忙但我会一直支持他,不会因为他去加班顾不上家而去吵闹,夫妻之间就应该互相支持和鼓励吧。
我在时庄街道农业服务站工作,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经常要深入田间地头,对老百姓的疑惑认真讲解,工作上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女儿今年9岁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公公婆婆当年并没有因为生了个女孩而不高兴,一直把她当手心里的宝呢。
我们一家就是这么平凡普通的一家人,虽然不是太富裕,但一家人上孝老人,下疼子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是个快乐幸福的大家庭。